成为卓越的设计师 | Cubox 招募

好设计师万里挑一。欢迎加入 Cubox。

怪奇科技,Cubox 背后的力量,这个小团队过去三年一直专注于一件事:做一款好用的阅读应用。

我们有一些质朴的信念从未改变:关注先进技术融合人文价值的魅力,关注那些被忽视的需求,秉持少做、细作,坚守长期价值。

能为人类思维效率的提升做出微薄影响,是我们的使命。打造卓越的产品无法一蹴而就,也不能只靠少数人之力。

我们现招募一名「产品设计师」加入怪奇团队,共同打造未来的 Cubox。

当写好职位描述后,我发现 Cubox 最在意的设计师品质,无法用那些千篇一律的文字描述清楚。不如跳出那些无关紧要的职位需求框架,聊聊我所理解的「好的产品设计师」,这是我们对 Cubox 设计师的最佳想象。

1.jpeg

以下文字仅代表个人看法。

参与者

好的设计师,不能做旁观者。

设计师听起来就是主导一切的操刀手,是指挥家,怎么会是旁观者?

在《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一书中,作者描述的一段摩托车维修经历,解开了我长久的一个疑惑:同样是工作者,究竟是什么最终区分了他们?

虽然他们看起来很随和、友善、轻松自在,但是却没有投入工作之中,他们就像旁观者一样,你会觉得他们只是在那儿晃来晃去,然后接过别人递给他们的扳手。 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认同感,不会说:“我是师傅。” 一旦到了下午五点,八个小时一满,你知道他们会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即刻离开,然后尽可能地不去想他们的工作。 他们虽然想运用科技的成果,但是却不愿和它发生任何关系。或者说他们之间的确有关系,但是他们都没有投身其中,而保持冷淡疏离的态度,他们参与了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却没有真正地关心它。

事实上,很多看起来的「参与者」就像这里所描述的「旁观者」。你我都会在各行各业看到他们的身影,很难想象这样的人们创造了我们所处的世界。

当设计师交出一份作品时,通常能很明显地区分出,这是为用户去设计的,是为自己的表达而设计,还是为完成任务而设计。态度决定了成果,不要低估这其中微妙的区别,好的设计要设计师奉献时间,奉献经验,为投入产品实践而动心忍性。

这是一个基本功课,但能毕业的已属少数。

好用户

说到参与,那么真正良好的参与者,毋庸置疑应当对工作全心负责,但作为设计师这一个特殊角色,我相信参与的最高境界,是成为一名「好用户」。

设计师把自己想象成用户,听来就是老生常谈,这当中有什么特别吗?

当然。请不要误会,这里的关键是「好」,而不是「用户」。

成为用户固然没有门槛。你看,一个新手,他用锤子钉下一颗钉子,于是他成为了锤子的用户;另一个师傅,他用锤子搭建出了一座木屋,他也是用户。但这两位用户对锤子的理解,对锤子的使用能力大相径庭。第一位新手,既然用一块石头也能完成相同的事情,为何还要锤子。

那是不是说,好用户是要能熟练使用产品,从而成为更理解用户需求的人吗?也没错,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通常设计师会刻意让自己成为产品的熟练使用者,但如果是为了工作目的去这么做,这条路常常通往的是「最了解功能」的人 —— 他仍然无法称得上是好用户。

学会钉所有种类的钉子,并不足以让你具备建造房屋的能力。在数字阅读管理的世界,情况会比这更复杂,可数的功能模块,创造出的是无数条可操作路径,最终使用它的人们选择了其中一些路径,一同成就了完整的产品。

设计师在尝试成为用户的过程中,不可不谓艰辛,即便设想了各种使用姿势,但那些仍然可能是 90% 用户所不会涉足的场面。人们使用工具是在尝试解决某些问题,设计师如果不能成为好用户,如果不提出真正的好问题,他也就无法理解用户的真实遭遇。

如果要总结什么是「好用户」的话,我会暂且这样定义:拥有真正好问题的人。

成为好用户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好用户?

回到上边的结论,拥有真正好问题的人能成为好用户。「拥有」这个词语很好地说出了我的感受,好用户不是一日两日习得的,很多时候它是一种已有的状态,要尝试在短期获得,谈何容易。

拿消费这件事举个例子,我们设想这样一位消费者:他们对自己要做什么不是很关心,主要关注自己要获得什么;他们购入产品主要靠广告宣传或朋友推荐;他们的手机主屏几乎只有国产热门应用;他们认为自己拥有的品牌就是最好的;他们给周围人推荐某商品的理由常常是「销量很高」;他们认为的用户越多,品牌越大,就是好东西…

这样一位消费者,大概率不是我们这篇文章中所说的好用户。你可以辩驳说,这只是消费而已,但一个人周围的一切,以及对一切事物的看法,决定了他的世界,他的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对信息的消费,对价值观的建立,人们通常也都是非常相似的模式。

要成为好用户,要剖析自己的日常,了解自己的需要,投入到最真正你希望解决的问题上,再逐渐产生自己的判断。相应地,这些问题的解答应该服务于你的良好生活目标,你在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也是看清本质的过程。简言之,做一个了解自己,且知行合一的人。

无需刻意成为有思想的人。实际上我们追求的是人最自然的状态,不任由环境改造。只是当周围被环境所影响的人占大多数时,最自然的反而会成为最格格不入的那一个。

不过和我们的团队名称一样,在怪奇科技,我们欢迎格格不入之人。

跟着感觉走

作为设计师,当拥有自然的「好用户」状态时,接下来就可以「跟着感觉走」去设计了。听起来不太负责任,但全因他们已经拥有了这么做的资本。

很多设计师为了自己的职业成长,持续学习各类理论知识、设计分享,令人钦佩。理论用于指导实际的设计工作,是一个强大的工具箱,当这个工具箱里的工具多到数不清的时候,我们应该对工具箱持有一种什么态度呢?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能吃下它,细嚼慢咽,慢慢吸收,再让自己成为工具箱本身。以后在设计过程中,我再也不需要搬出工具,任凭自然流露,也能找到所需的感觉。

一个有能力在设计过程「凭感觉走」,仍然能设计出好产品的设计师,已经把知识内化为了认知,让自己成为了好工具,最终变成了行动力。

反过来,当一个设计师常常能把设计理论挂在嘴边,不去追问用户的感受,无法交付令人称心的作品时,有这么几种可能:

  • 对所有的知识一知半解,需要不断地通过这些方式,说服自己我已经完成了工作;
  • 对自己的设计成果不自信,希望通过道理来捍卫成果,确保它们不被团队质疑;
  • 辛苦的个人学习才获得了理论工具箱,已经习惯性地如此使用,不用岂不是暴殄天物;
  • 每次使用都屡试不爽,获得了强烈的正面反馈。因为,事实上,当一个领域发展成熟,理论足够多时,无论多么糟糕的设计,都能够找到理论为它自圆其说,但这往往是最可怕的情况,在错误的道路越走越远。

无论哪种原因,我相信好设计师最终都能「凭感觉走」,而将理论用于对结果的复盘,对成果进行有效表达,从而获得反馈,一步步升级自己这个专业工具箱,让下一次「凭感觉走」的过程更自然。

建立好感觉的方式也都在日常中了。正因为它不是一个能快速学习的技能,才尤显珍贵:

  • 平时在读什么,看什么,和谁交流?主动脱离低级趣味,对不同领域都积极感受,才能帮助自己提升感觉;
  • 追问需求和解决方案之间的关系,比如一双防水鞋的竞争力,是能确保脚部足够干燥吗?—— 生活处处是灵感;
  • 以优化自己成为「凭感觉走」也做出杰出产品为目标,而不是以学过多少理论,参与(旁观)过多少明星项目为荣,那些大多是基础;
  • 能持续给出最佳方案,而不是大量的可选方案。可选项越多,和零选项没什么区别;
  • 不视一切为理所当然,克制自己在设计任何东西时,第一时间冒出的「找参考」的念头;他人的做法,不代表我们应该怎么做,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问题并不相同,找到本质的问题,才能找到正确的标杆。
  • 内化设计理论为良好直觉,那之后,你也可以成为理论编撰者。

成为全情投入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成为真需求的拥有者而非创造者,成为品味上佳的用户,而非被改造对象,逐步打造一个凭直觉就能完成优秀设计的「我」。

最简单的,往往最难。

要完成卓越的设计,本质就是成为一个好的自我,自己才是自己的第一个作品。要成为好设计师,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在成为设计师之前早早就已完成。成为好设计师没有捷径,好设计师万里挑一。

这是我们对好设计师的一点浅薄理解。

如果您是我们所在寻找的设计师,对 Cubox 的未来充满了设想,请一定写信和我聊聊:[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