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收藏稍后读」吗?

信息汪洋中,你要选择抗争,还是随波逐流?

看到好内容,先收藏,以后再阅读,所谓「稍后读」。

我们需要「稍后读」吗?我们常常会看到这个问题的各类变体讨论,甚至是吐槽:

“放进收藏夹吃灰” “收藏 = 已阅“ “稍后读 = 再也不读” “已收藏,也许哪天能用上” …

能看出来,我们都在寻求信息爆炸时代的理想管理方案,但常常求而未得。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有一些愚见。

我们先不讨论任何一款具体的笔记、书签、稍后读工具,实际上 Cubox 也不是传统的稍后读或收藏服务。这次只想聊聊「收藏稍后读」这个行为本身。

首先回答那个问题:是的,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稍后读。 这个观点在实践中极易遭遇挫折,因此对于原因,我有必要再多说几句。

当我们提到「稍后读」或「收藏」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暂时没有时间阅读,不方便阅读,怕以后找不到,干脆先保存下来。注意,这个行为发生的原始驱动力是「害怕错过」,因此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收藏过 = 已经看过」的错觉,因为它已经被收纳在你的收集器中,你的潜意识会告诉你,这个信息再也不会错过了,原始的阅读动力已经被消解。

我们大多数人确实会因为收藏很容易,阅读很费力,而陷入很少阅读的境地,最终失去对整个信息系统的信任。这一点和「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如出一辙。

那为什么我依然认为「收藏」是必要的?

收藏不再是为防止忘记,它更大的意义是「去碎片化」

信息量剧增,碎片化加剧,是这个时代正持续发生的事情。在解释如何去碎片化之前,我们先老生常谈,聊聊碎片化的害处。

我们每天接触的网络内容,是来自各式各样的 App、公众号、网站… 大多时候,它们并非是我们主动、有意识地获取到的,而是如同自来水一般被推送到你面前的。这类内容足够有吸引力,常常是来自不同领域、类别、来源,也不以传播知识为主要目的。

此时,对你的大脑来说,有件事情比「记不住」危害更大:你看过的碎片信息,像水流一样经过你的大脑,并留下痕迹,甚至你自己都无法意识到。你的意识正在自发地拼接它们,并且产生各种简化后的结论。它们将深刻地印在你的脑海中,成为你对这个世界认识的一部分。

它们都是结合你已有的经验,经过你的大脑筛选之后的结果,不是经过思考的结论,甚至不是客观的真实存在,因为这你是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内,做出的随机输入。

碎片化危害还体现在「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

我们先把「传播方式」定义得宽泛一些,包含内容的媒介、媒体、组织形式、到达方式等。

传播方式对内容做了什么?一个不适合的传播方式,可能会让好内容成为低价值的噪音。想象当一本书的观点成为抖音视频时,当一部电影变成情节对白截图时,它们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内容本身了。

传播方式还会对你消费内容时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你在短视频平台上,在微博上源源不断地刷新内容时,你的内心会对偶尔出现的长文、外链产生抵抗情绪,你更希望停留在原来所期望的节奏和模式中。

即使是完全相同的内容,一些编辑者们会频繁地一句话换一段、文字加粗、配色五彩斑斓,甚至配上大量表情包来讨好读者,希望你能一直读下去。你以为这是考虑了更好的用户体验?不,这些大多是不尊重读者的,低劣的噪音。这种方式更多是在宣泄情绪,文字原本的段落、节奏、逻辑能传达的信息,和阅读的愉悦感,都很可惜地被埋没了。

至于消费方式的危害,更多是指时间上的碎片化所带来的影响。你可能在独自用餐时刷到一个看似干货的心理学知识,紧接着又是一个消遣的娱乐段子… 内容是以无序并且挑战你的期待的方式出现的,随时在勾起你的不同形式的注意力,让你的大脑频繁切换模式。当你看完一个让你捧腹的视频后,你对之前的那个干货分享剩下的印象还有多少、多准确?

碎片化的信息足够填补你的所有空闲时光,随时给你想要的刺激,于是你开始更主动地拥抱它们。

当然,这里我们不能脱离「目标」而一概而论。如果你只是希望休闲娱乐那无可厚非,如果你的工作学习、个人提升也常常依赖这些信息,那么你值得多警惕。能看这么多枯燥的文字到这儿的你,大概率是后者吧?

那么,我们不如先抵制碎片化的内容?

不必抵抗碎片化内容

有些为知识而生的媒介,有天然的适合知识学习的形式,比如书籍、专业编排的在线课程视频。但更多时候,你工作中需要使用的信息参考,以及新兴行业和领域的知识,都不可避免地依赖新的传播方式。如果只靠传统的书籍,是无法跟上现代化的工作节奏的。专业的内容创作者们也常常偏爱这样的方式,得以更快、更广泛地获得足够大的影响力。

回顾刚刚说的碎片化的危害,其实并不是说内容「碎」就一定会有害处,影响更多是来自其它方面。内容的深度和质量,是通过内容的传播方式、制作精良程度、专业度来体现的,并不能够直接和篇幅画上等号。一本错误百出的书籍,可能远不如一个几十秒的科普短片来得「优质」。而即使你看过一本完整的专业书籍,如果只是不假思索地输入,你的脑海中所留存的也只是少量让人印象深刻的碎片。

既然不能改变内容,那么我们可以如何改变自己?

通过「收藏」去碎片化

这时「收藏稍后读」的意义体现出来了。你不必在匆匆忙忙点开一个微博链接时,发现内容太长就放弃阅读;你不必被某个标题党吸引进去后,骂骂咧咧离开;你不必因为文章看到一半被其它事情干扰,放弃阅读后下次再也找不到;你不必看完各种东西后只是留下印象,想回顾证实自己的观点却无从找起.

在时间和空间上,筛选你真正在乎的内容,用你自己的方式集中阅读、处理、持续积累。这是一个和碎片化相反的过程:碎片信息从混沌变为有序,低价值内容通过重新组合成为更高价值的一部分。

主动输入

主动收集对你真正重要的内容,而不是让大脑去被动地应付所有信息。

集中阅读

在更适合的时间、空间,有意识地阅读最重要的内容,不必担心打扰。

计划和量化

有目标、有计划地输入信息。长此以往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这种习惯将会越来越珍贵。

深度阅读

标注并记录笔记,没有广告干扰,没有被打断的压力,下次可以随时继续上次的阅读。

碎片碰撞

对同一个类别的,来自不同来源的内容集中阅读,是一个非常愉悦的过程,会触发你主动进行对比和辩证思考,避免成为断章取义的段子手。

持续积累

内容简短,不全面并不可怕,当对某个类别有数百数千条碎片积累时,你将自行拼凑出更完整的信息拼图。

有迹可循

随时可以回顾,随时可以检索,在这个机制下,你的大脑没有任何记忆的压力,你收获的认知的质量才是最难得的。

如果说碎片化是不可抗拒的潮流,那么收藏工具的反碎片化可以帮助你在信息海洋中搭建一个知识避风港。

不要随波逐流

相比于对信息的记忆,信息的筛选和主动获取是越来越稀缺的能力。可以说未来稍后读不仅仅是一个习惯,而是环境驱使下我们能做出的唯一抵抗。从个体来说,你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主动习惯养成,没有任何算法或内容 App 能够提供普适的方案。

「放进收藏夹吃灰」的确是普遍存在的,但这只是一个现象。如果不假思索地将现象当成真理,不妨想想问题的根源出在哪儿,是没有养成习惯,没有对内容说不的能力,没有掌控时间和空间的自制力,还是说「收藏」这个动作本身阻挡了你的进步?

如果你借助其它方法,成功实现了「随时立刻完成阅读」,你可能并不会比使用「稍后读」输入更多优质信息,但我会很钦佩并羡慕你,羡慕你在时间和空间上享有的足够自由。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模式切换、空间和时间切换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在效率上是会比「集中处理」更低的。

未来跨行业知识的重要性会越来越高,可能已经不输于某个专项技能,特别是在一些全新的知识类、创意类行业。你需要通过大量的信息输入,对某些领域获得正确而相对全面的理解,不奢求迅速成为专家,但也不能只是记住一堆浅薄的谈资。这时「如何管理个人信息输入」将是每一个工作者会面对的难题。

另一个不可抗拒的趋势是:信息碎片化将继续加剧。对于消费什么内容我们似乎有一些选择权,但也很难排斥每一种媒介形式。我们不如拥抱从不同来源获取信息的可能性,同时警惕传播方式对内容所做的不良影响,并通过自我管理,真正地从碎片信息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