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阅读故事是什么?| Cubox 征集

致敬所有阅读者们。今天,你也是写作者。

新年好!

你对 2024 年的阅读目标实现还满意吗?无论如何,也不用太在意吧,计划展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求,只要一直有文字同行的期待,你我都是阅读者。

每一年的阅读都有新景象。在 2025 年,我想和你多聊聊阅读这件事,记录时代的一隅。但新年第一篇,我们想真诚地邀请您分享自己的阅读故事。

就像我无比感激那些启发了我阅读,让我受益终身的人们一样,我相信你的故事也将启发其它阅读者们。

Cubox 的团队伙伴们是这样看阅读的:

你的阅读高光又是什么样的?你是否曾因为某段文字触动内心?是否有某篇文章像朋友一样,曾经成为你低谷中的光?阅读如何像饮食一般,塑造了今天的你?

邀请你参与「你的阅读故事是什么」问卷征集,回顾你的阅读之旅。你也可以直接发送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自由讲述你的故事。

期待你在 2025年1月17日之前提交,我们会署名发布那些打动人心的文字,分享给更多热爱阅读的朋友们。入选故事的作者们,都将获得价值 198 元的 Cubox 充值礼品福袋,以表微薄感谢。我们还会精选其它一部分优质内容,以合集的方式分享。

平凡工具如何被赋予生命力?为何唯有阅读者们能让 Cubox 如此特别?

以下是我们的故事。


一口井

这个世界上有两类阅读,就像两种水:流水和井水。

流水源源不断,迅速、便利,它只会顺流而下,根据地形决定流向,填满你面前的空地。它永不干涸,但也永无终点,我也会本能地追逐这种富裕的满足。

而当我汲取一瓢井水时,因它连接着地下深处的源头,这些水常常带来甘甜和满足,滋养着我。我可以决定何时深入取水,在哪儿建造井,井也会履行自己最基础的职责,只是我们需要为此稍稍劳作。

流水真方便,但真是太多了,即便如此,我们还在制造各种水龙头。如今反倒是常常不见井的踪影。有许多井无人取水,消失在历史中。

从 Cubox 诞生的那一天起,我们希望它成为一口井。这就是我自己的阅读故事开始的地方。

当然,你也可以这样总结这个故事:一股执念,坐井观天,横竖都是二。


一张纸

新年前夕,我在东京银座街头误入了一家文具店,发现这儿居然超过 10 层楼都是文具,原来我正位于已超过一百二十年历史的「伊东屋」。

这些不再被认为是刚需的小物件,值得填满东京最繁华地带的一整栋楼吗?令我震撼的,不仅仅是纸笔与现代都市之间的巨大反差,还有那一片无声却隐隐充满可能性的世界。

安静陈列的纸笔们,无法喧嚣地讲述自己的故事,指导你应该如何使用,只有当下一个主人出现,用他们自己的文字挥洒创意时,它们有了新的生命。我不认识店里的任何一个顾客,但我已经从用于试笔的纸张上不同语言的书写中,看到了这些蓬勃的生命力。

我看到,为什么这种有限的自由、沉默的张力,才是无限创造力的土壤。正因为有了这片纸张的空间边界,我们的情感才能被定义、被表达,成为独一无二。就像海上钢琴师 1900,他一生未离开那艘船,却在有限的琴键上演绎出了无限的美妙。有创造力的工具,不是关于无限或强大,而是关于你如何在有限中,寻找属于自己的表达。

我们也希望为阅读的人们提供一个自由的环境,我想称它为「给成熟心智打造的空间」—— 和一个成熟的社会一样,Cubox 无法提供标准答案,而是为搭建一个成长和呼吸的空间。


编织修养的网

过去几年,我遇到了许多对我产生了积极影响的人,是他们一步步启发了我的阅读之路。当我内心涌现起某些感受和渴望时,阅读变成了惯例,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有人将阅读形容为「编织修养的蜘蛛网」:不只是单纯地积累知识,而是在自己的兴趣与人生问题的指引下,通过网络化各种有益的知识,一步步积累修养,最终绘制、扩展自己的人生地图。

这个地图上,不只有平坦大道。阅读带给我的不只有放松和成长的喜悦,有时候我也会直面坐立不安、惊恐甚至汗如雨下:在文字中,我看到了我狭隘、无知和傲慢的那一面,我在修复与和解之间,循环往复。

但这也是我的阅读高光时刻,如同上瘾一般,我希望不断重复这种感受。

阅读文章则有些不同。书籍即工具,但文章不是。文章平台不如书籍那么「沉默而有限」,也无法呈现更广阔的背景知识结构。如果没有外力干预,碎片将终究只是碎片。而作为水井和白纸一样的纯粹工具,可以帮助我从互联网中取水,在自己的修养网络中增加节点。

只需要这么一个空间,把文章「装订」成书籍,再把文章书籍放入真正的「文章柜」,方便我自由取用。柜中的文件夹和标签,是当你需要组织最重要的人生课题时,触手可及的工具。

阅读材料和阅读工具一样,经典的不是最新的,也未必是最好的;但经典的是最有态度的。


平凡深处

我的故事和 Cubox 的故事都如此平凡,以至于我需要前文那些比喻,来让它们显得有些不同。

但有时候,平凡在不平凡的衬托下,已然成为「特别」。

被时代裹挟着,我们喜爱一切被推向极致:更快、更智能。但是否有人会留意,这些词语所修饰的主体都不是我们人类,而是肉身之外的工具:车更快了、AI 更智能了…

可能这也是我们喜爱这类事物的原因吧:我们可以借此避免那些我们原本就不那么想做的事情。

我们和工具的关系也因此变得短暂而不被珍视。八零后们还记得小时候是如何使用物品的吗?关闭电视机、电脑后,我们被教导 “要等上两分钟,才能重新启动”。如今,24 小时待命的高科技,是否帮助我们过上了内心更富足的生活?

我并不想质疑科技发展的意义,但我想往更深处看我们和工具的关系。就像我们和人们的关系,我们和整个世界的关系一样,拥抱进步亦或断舍离,都不应该是对生活艺术的简单回应。

在这样的迷雾下,一个平凡的工具,有可能让人心变得更充实吗?不是靠着节约时间、避免阅读的苦痛,而只是陪伴,让本应该做的事情,变得更舒适、更可掌控,更美味,好好滋养自己的大脑,扩展自己的修养网络。 Cubox 因此平凡,也因此不同。


书写你的阅读故事

无论是通过主动劳作、编织修养、成熟表达,还是觉察与物品的关系,写到这儿,我对「人」可以创造的一切有了更崇高的敬意:Cubox 最特别的一面,当属它背后的阅读者们。

他们通常还身兼产品人、设计师、开发者… 我指的不是人们的职业,而是只从对于 Cubox 的影响层面来讲。比如,有很多次因为所期望的功能未能得到来自官方的更新,用户直接替我们写好了各类浏览器扩展。我们有些惭愧,无法第一时间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好消息是:「Cubox 好用计划」将在 2025 年继续。 好井也需悉心呵护。

但在此之前,我们再次呼吁:请分享你的阅读故事吧!你们的故事就像一张即将被书写的白纸,让人充满好奇。

写下一份回顾,留给自己;一份灵感,留给世界。

期待能够读到您的文字!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