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服务于信息管理多流程的工具,Cubox 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诉求:阅读中枢、片段剪藏、书签导航… 这些不同使用方式,也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目标:让个人更好地利用网络碎片。
但也因为不同用户所处视角的不同,会产生各种对于产品的疑问。我在这些具体的疑问之上提炼出了一些更核心的问题,并尝试提供一些我们的看法。有些老生常谈,但它们能更好地解释「Cubox 是什么」,以及「Cubox 为什么这样设计」。
我们未来将持续以 #Q&A 的形式,在任何您关心的问题上给出我们的回答,仅供参考。
为什么阅读需要管理?
个人在任何领域的进阶,大到学习和事业,小到兴趣爱好,都离不开外部信息的输入。这些输入来源可以分为这两类:
- 系统化信息:书籍、在线课程、文库…
- 碎片化信息:社交分享、文章、片段…
随着从校园到社会的场景转变,工作中大部分内容需要更高的时效性,并服务更明确的临时目标,我们不可避免地越来越依赖「碎片信息」来寻求提升。
系统化的信息,比如书籍,通常是精心策划过的,某一个主题信息的集合。它们可以理解为已经被管理过,拥有成熟的框架和清晰的路书。碎片化信息则不同,无论是文章还是片段,如果它们不集中到一处,就意味着阅读、整理、回顾都只能依赖一个混沌的随机系统,每一个流程都要使用不同媒介所提供的不同工具,效率注定更低。
管理的意义在于,让分散的内容重新集中,之后得以用同样的方式阅读、加工和整理,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内容形式和媒介分散所导致的低效率,并逐步基于自己最关心的领域主题,一步步搭建起一套像教材一样的系统,这正是所谓的「个人知识库」。
管理碎片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为自己出版一本书,或策划一个展览。资料虽大多不是自己原创,但最终,这本或展览作为信息的集合,有着非常高的原创价值,能带来长期收益。
高效管理阅读的关键是什么?
我们都会遇到一些很常见的问题:各个 App 收藏夹内容越来越多,下载很多资料,但大多不记得去看;即使看了很多内容,但自己的理解提升很慢,大量碎片信息输入大脑后,留下的仍然是碎片…
相比于工具或方法的问题,我们面对的其实是一个更普遍、更本质的人性特点:懒惰。而在承认懒惰是人之本性的前提下,我们有另一个有效的系统可以去信赖 —— 习惯。
在自己能承受的意志力挑战程度内,重复相同的模式以培养成习惯后,可以避免对自己自制力的过度使用。
碎片化信息集中管理后,可以在很多方面建立重复模式:在固定时间通过相同的动作开始阅读,在阅读过程获得相同的视觉呈现,在阅读过程用相同的方式开始加工,统一回顾… 这正是 Cubox 作为中心化工具的意义。
每个人的精力、意志力、认知带宽都是有极限的,自制力再强的人,也需要良好的习惯来抵抗这样的消耗。
专注于构建整个阅读系统,就是在培养可能受益终身的阅读习惯,一旦习惯养成,每天都能更轻松地进步一点。